Search

(生活雜記與書籍推薦)

疫情加重之前,我本來就常待在家 (工作室),一方面是工...

  • Share this:

(生活雜記與書籍推薦)

疫情加重之前,我本來就常待在家 (工作室),一方面是工作性質,再來是因為帶著一位嬰兒,不得不說跟 lockdown 有點像,移動能力只剩下一半

才在不久前,我終於不敵疲累(最長睡眠不到三小時)和焦躁(無法工作),在家庭失和之前,決定白天將小孩送到保母家。雖然心生愧疚,但還是一邊說服自己 「媽媽快樂,小孩才快樂 」,試著想抓到一點平衡

結果才兩週 ,因為疫情暫時又不去了,回到 24 小時育兒的日子

不過這次好一些了,知道事情不會永遠如意、理想,所以一直在對自己說,不要想抓住那麼多東西,放下、放下,放鬆、放鬆

我最常用來轉換心情,讓自己放鬆的方法就是讀繪本

有小孩之後,我也會和小孩一起讀繪本,雖然她才七個月大,常常拿書去吃而不是看書,但我喜歡看她的反應,也會一直調整自己說故事的方法,每次都會發現新趣味

我很喜歡無厘頭的繪本,像是荒井良二的《猴子醫生和蛇護士》,我記得有一次介紹這本書給台中好友,兩人狂笑到流眼淚(雖然那天可能只是被點到笑穴),是段很開心的回憶啊

還有長新太的《高麗菜弟弟》、《橡皮頭蹦太郎》,以及最近才認識的吉竹伸介,《怎麼睡成這樣子》真是太可愛了

我也喜歡繪本在不明講的字裡圖間,讓我們接觸到不同的文化 ——《大家來玩躲貓貓》、《牟吉》、《市場街的最後一站》、《巴黎的獅子》、《烈日下的對決》

繪本還有一個很厲害的地方,是可以透過一種比較柔軟的方式,去傳遞一些比較嚴肅的話題,例如死亡、偷竊、政治——《當鴨子遇見死神》、《這不是我的帽子》(帽子三部曲)、《誰都不准通過》、《明日之書》

所以當我收到圖文不符的來信時,知道他們正在募資完成一套專為台灣孩子打造、在地原創的、實用性質很高的繪本《芒狗狗》,這讓我馬上聯想到一段影片 ——《單一故事的危險性 the danger of a single story》,由奈及利亞作家 Chimamanda Ngozi Adichie 所演說

她說她小時候看的繪本都來自西方,裡面的角色都喝著薑汁汽水,常常討論天氣,她當時覺得很奇怪,因為她從來沒有喝過薑汁汽水,而且在奈及利亞人們也從來不會討論天氣(因為根本也不需要!)

這段演說非常有趣,點出我們的很多刻板印象,來自於我們只接收單一故事所造成,例如我們對於美國文化有非常多的故事可以吸取了解,但是我們有可能因為只聽過一個人談論墨西哥人,就把所有的墨西哥人定義成單一樣貌,是很偏頗失真的

台灣的繪本大部分是翻譯書,本土自製繪本只佔20-30%,所以很開心看到又有人加入

這個募資計畫中,三本實用功能的繪本我得先好好保留到女兒大一些,會最先用到的應該是雙語卡牌,我很好奇到底選了哪些字呢?(還有會不會有台語?)

了解更多募資計畫,請見留言1

觀看《the danger of a single story》演說,請見留言2

新整理好的、看了心情會好的書櫃,請見留言3(媽媽真的很需要開心)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